古人說:「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」
很多家庭走向衰敗,都是從細節開始的。
一句不好聽的話,被人糾纏不放,就會變成唇槍舌戰;一兩塊錢,若是較真了,也會導致拳腳相加。
事后,我們經常會后悔,為什麼當初那麼沖動,那麼沒有格局。
當人進入老年,到了即將離開的時候,若還有一些邪惡的細節,那就沒有辦法悔恨了,所有的惡果,只能交給子孫去處理。
老人過世了,但是家庭還要延續,也需要老天留下的德行來維系。
以梁武帝蕭衍為例,并聯系當下社會分析一番,我們會發現,人生的前半生再勵精圖治,若是后半生犯了錯,仍舊會導致家庭失敗。
01
過分相信迷信的事情,制造家庭的內耗。
蕭衍,生于建康,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,是「竟陵八友」之一。
他在南朝齊做官,并且功勞顯著。後來,他取代「齊」,建立了梁國。
作為皇帝,他考慮到了治理社會,攻心為上的策略,因而積極推行佛教。
從策略上來說,在人們沒有信仰的時候,有了信仰佛教的目標,人心也變得安寧,不浮躁了,這是好事。
可是蕭衍卻陷入了迷信的陷阱,舉國上下都修建寺廟,并且自己親自到寺廟中做和尚,不理朝政。
官員郭祖深感慨地說:「都下佛寺五百余所,窮極宏麗。僧尼十余萬,資產豐沃。」
還有詩為證:「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台煙雨中。」
朝廷之上,不可一日無主。
當蕭衍做和尚之后,大臣、家人不得不花重金,讓他還俗。前前后后,耗費了四億錢。
更悲哀的是,他還相信道家的仙丹,讓陶弘景幫忙煉丹。
煉丹專家鄧郁也投其所好,用仙丹來追捧蕭衍,亂了朝政。
人要迷信,十頭牛也拉不回。
事實證明,一個人要走下坡路,家庭要倒霉,牛鬼蛇神救不了。
還得靠勤勤懇懇的勞動。
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,希望自己活萬萬年,于是盲目相信一些養生秘法,或者到處求神拜佛,相信一些半仙的話,導致家庭烏煙瘴氣。
老人快過世了,還說一些迷信的話,讓家人很不安寧,似乎內心總有一些壞壞的影子在作怪。
但凡有一些神神秘秘的事情,都容易引發「破財消災」的問題,也會給人很多痛苦的暗示。人與人之間不信任,每個人都胡思亂想,內耗就疊加了。
小說家巴爾扎克一針見血地指出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