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台北市發生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,一位 77 歲的黃姓老人失蹤三天后,竟在公寓樓的水塔內被發現,而整棟樓的居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,足足喝了三天 「污水」。這一事件曝光后,迅速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。
據了解,老人的妻子透露,丈夫長期服用治療慢性病的藥物,精神狀態不太穩定,時而會產生幻。4 月 22 日晚間,老人前往位于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的弟弟住處,并留宿在頂樓。然而,次日凌晨,弟弟卻發現老人失蹤不見,四處尋找無果后,于下午緊急向派出所報案。
警方接到報案后,立即展開調查,調閱了公寓周遭的監視器,卻并未發現老人離開公寓的影像。
隨后,警方在公寓內展開全面搜索。直到 4 月 25 日晚間 7 時 30 分左右,警方終于在頂樓的水塔內找到了泡在水中的老人遺體。由于遺體長時間浸泡,已經高度腫脹,幾乎無法辨認面容,給身份確認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。
經初步勘查,警方未在老人遺體上發現明顯外傷,但為查明死因,檢方將進一步進行解剖。警方初步判斷,老人可能是因精神恍惚,在意識模糊的狀態下不慎墜入水塔。
令人揪心的是,在老人陳尸水塔的這三天里,整棟樓的居民一直在使用被污染的水。住戶們用這些水做飯、洗漱、飲用,甚至有的家庭還用其沖泡嬰兒奶粉。直到警方打開水塔發現遺體,大家才意識到自己喝了三天 「污水」。
消息傳出后,住戶們驚恐萬分,不少人出現了嘔吐、失眠等心理應激反應,紛紛開始大量搶購礦泉水,同時要求公寓管理方對水塔及供水系統進行全面消毒。
對于居民們飲用 「污水」 三天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,法醫表示,水在煮沸后,大部分細菌會被消滅,雖然水質不佳、味道不好,但從微生物污染角度來看,對健康的實際威脅可能相對有限。
不過,這一事件給居民們帶來的心理沖擊無疑是巨大的。部分居民對水質異味問題提出質疑,認為社區管理方長期未對水質進行檢測,存在失職行為。
目前,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,要求公寓管理方提交水塔日常維護記錄,并核查是否存在管理疏漏。當地衛生部門也承諾,將對全樓水質進行全面檢測,并及時公開檢測結果,以安撫居民情緒。這起事件不僅給居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,也為老舊公寓的設施管理和安全保障敲響了警鐘。究竟后續調查會有怎樣的進展,居民們的權益將如何保障,社會各界都在拭目以待。